Aug 08, 2021
·
3 min read
疫
美國疾管署改口:共處一室就可能感染!台灣「清零」最後機會
美國疾管署改口:共處一室就可能感染!台灣「清零」最後機會 未來兩週
全民「自主封城」
天下雜誌 https://futurecity.cw.com.tw/article/2000
防疫優等生台灣,為何在諾富特旅館事件一個月內,急速爆發社區感染?
禍首之一是英國變種病毒B.1.1.7。諾富特旅館、萬華、獅子會、宜蘭等四
大群聚事件,都因它而起。
根據美國疾管署五月中的報告,B.1.1.7株的傳播力強,是一般病毒的1.5
倍。它的棘突表面蛋白基因501處胺基酸發生變異,增強與人體呼吸道上皮
細胞ACE2接受器的結合能力,並在上呼吸道大量繁殖。
2020年九月,B.1.1.7株在英國出現,三個月後,倫敦四分之三的病毒都是
它;去年底,B.1.1.7渡海到美國,五月中已佔全美病患72%。
英國註冊醫師葉庭瑜指出,去年底,英國在半封城(禁止室內與室外多人群
聚,但可旅行)狀態下,發現其他地區疫情都下降,唯獨肯特(Kent)地區
持續上升;因此定序出傳播率、致死率皆提升,最後擴散到全國的
B.1.1.7。
「它還影響15歲以下兒童,打擊範圍擴大,」葉庭瑜說。最後,英國是靠著
嚴格封城、關閉學校與疫苗,才壓下疫情。
美國疾管署首度認錯:同處一室便可能感染
去年底,台灣也首度發現英國變種病毒。但若因此將它視為社區感染的唯一
戰犯,就錯了。
更值得留意的,是一份五月初公布的美國疾管署報告。
美國疾管署五月七日發布的科學摘要(Scientific Brief),首度鬆口,將
「氣霧」(aerosol,中國稱氣溶膠)列入新冠肺炎主要傳播途徑(另兩項
是飛沫與間接接觸)。
前台大醫院感染科醫師林氏璧解釋,氣霧,是介於飛沫與空氣傳染、一種小
分子的傳染途徑,即便保持1.5公尺距離,仍可能感染;而空氣傳染
(airborne)則是共處一室,注定中標,戴口罩也無效,例如麻疹、肺結
核。
過去一年,由於缺乏明確證據,全球科學界對新冠病毒能否氣霧傳染,莫衷
一是。
林氏璧指出,這一次美國疾管署科學摘要的引用文獻,有兩篇標題都出現
「airborne」,令人意外;似乎也暗示,無法排除新冠病毒空氣傳播的可
能。
「這次是美國疾管署承認:我們錯了。」長居紐約的哥倫比亞大學教授、人
工智慧新創圖策科技執行長林清詠分析。
這份科學摘要也提出三點警告:在空氣不流通之處、與感染者同處一室超過
15分鐘,或吐氣會增加的地方(如健身房),即便距離1.5公尺仍可能感
染。
也就是說,只要有人群聚,就有風險。
「這非同小可,不要再用先前的防疫概念做決策!」林清詠推估,美國疾管
署改口,意味著只靠戴口罩或保持距離,已無法防範病毒。畢竟,人們會拿
下口罩吃東西;即便戴著,也可能因口罩不密合產生縫隙。
他警告,如果仍抱著「小心就會沒事」心態,這一次大概很難倖免。
台灣「清零」最後機會:未來兩週停止所有活動
台灣該怎麼做?
「台灣還有最後的機會,」林清詠強調,「現在,政府就要強勢。」
政府強勢,指的是「類封城」的措施。「立刻停止所有活動兩個禮拜,後面
會好很多,」林清詠建議;如果仍顧慮經濟等因素,「那就只好等疫苗了,
或學會與病毒共存了。」
然而,衛福部指揮中心似乎打算長期抗戰。
日前,衛福部長陳時中在記者會宣布,14天內平均每日確診達百例以上,且
一半以上找不到感染源,才會提升至第四級防疫。理由是,防疫強度不能一
下子做到最強,民眾很快就會「凍未久」,萬一出現防疫疲乏,疫情將更為
嚴重。
林清詠對此表示擔憂。
「病毒是以等比級數爆發,」他解釋,一百個不會只傳一百個,而是會傳一
千個、一萬個。就像癌症,零期、一期就切除病灶,效果最好;後期細胞擴
散,就很難救了。
最大借鏡是鄰國日本。三月中,英國變種病毒現蹤日本,但可能是為了保住
奧運,政府沒有即時採取鐵腕,如今病毒全國開花,每天新增超過千例。
林氏璧也同意林清詠的說法,若政府有難處,「民眾就自動升級第四級防
疫,stay home。」
他認為,這畢竟是台灣第一次出現病毒進入社區,就算現在做得嚴格,民眾
仍會支持;若封城三、四個月還無法控制病毒,經濟問題才會發酵。此外,
封城也有許多作法,民眾不必過度恐慌。
「要回到原本『清零』的狀態,現在是台灣最後的機會,」林氏璧說,現在
若做無法壓制疫情,就只能延後疫情;之後疫情將深入社區,台灣就會步上
世界其他國家的後塵,時而開放、時而封城。
因此他強調,「先思考封城,萬一失敗,再考慮與病毒共存。」
--
※ 發信站: 大兔的神密世界(BunnyBBS.tw), 來自: 219.85.234.183
※ 文章網址: https://www.bunnybbs.tw/article/M.1628392879.A.802
→ Ricas:無法排除空氣傳播的可能。 推 08/08 11:21